|
一、市民困惑:礼让行人?还是礼让摄像头?
市民刘女士联系老断,称在那些安装有摄像头的斑马线处,机动车都能老老实实在“礼让行人”。但是在没有安装摄像头的地方,则依然在和行人抢道行驶。
刘女士称:自己周二早上送孩子上学。在塔南路一处没有摄像头的斑马线横过马路的时候,被一辆小轿车抢道,差点撞着孩子。刘女士想让老断问一句:说好的礼让斑马线,到底是礼让行人?还是礼让摄像头。
二、司机吐槽:不是不礼让,实再是没法让!
这种情况当然存在。下午,老断和一位司机朋友聊天时聊到了这件事。这位司机朋友显得很淡定,说:“没有装摄像头的地方,我也抢道。因为如果不抢道,根本就很难过去。尤其是高峰期的时候。”
这位司机称:礼让行人当然没错。但问题在于,一味强调礼让行人,却高估了行人的素质。导致现在很多人和电动车、自行车过马路根本不看车、不看路,超越迈腿就走,甚至有人边看手机边过斑马线。有时候刚让行过一个,启动车辆正准备走,突然发现路边又过来一个人,还得老老实实停下来,否则就是被拍,然后就得被扣分罚款。这种情况在没装摄像头的路口同样经常出现,所以才出现了有摄像头的路口不得不礼让、没摄像头的路口抢行的情况发生。
三、现场探访:礼让的尴尬
昨天下午六点半,正值交通高峰期。老断到丰收路与塔南路十字路口西侧斑马线处探访。
老断到路口的时候,斑马线上行人正多,机动车挤在道路两侧,机动车道中几乎每个车道都有一二十辆车在“排队礼让”。老断注意到,在通过斑马线时,行人几乎都是以一种很悠闲的、不紧不慢的速度在通过。三轮车、电动车、自行车和行人混杂在一起,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。几分钟后,斑马线队伍暂时中断,机动车开始起步前行。但第一排机动车刚进入斑马线不到一半,便又有一辆电动车从北向南直接冲进斑马线,几乎擦着第一排机动车强冲了过去,吓得机动车紧紧停车。刚停下去,又是一队自行车、电动车和行人上了斑马线。机动车只好继续停下等待……
而转盘南面路口,没有安装摄像头。虽然同样是行人、自行车和电动车一条队伍在通行,但只要这只队伍中断,礼让的机动车便会直接通过。其间也有电动车试图在机动车前面抢行,但是却无法妨碍机动车一点一点向前挪动,其间甚至夹杂着与行人抢道的机动车。
四、司机直言:过有摄像头的斑马线时心惊肉跳
老断和自己认识的一些司机进行了沟通。得到的说法基本都是:在通过有摄像头时的斑马线时,基本都是心惊肉跳式地通过。尤其是那些被拍到、被罚到的司机。
张姓司机:我在山阳路被罚过一次,到现在还觉得自己很冤。我是从北向南行驶的。当时一辆出租车停在斑马线处,我特意减速观察了一下,在确认两边没有行人的情况下通过。但当我的车子已经上了斑马线的时候,突然发现有人从出租车前面。这时候刹车已经来不及了。当得到通知被拍上后,我到交警队查看画面。发现因为视线角度问题,有人也看不到。但当我把这些问题告诉交警的时候,交警称即使是没发现不构成不礼让,也是我过路口不注意。所以还要罚。
马姓司机:我家在人社局后面住,单位在摩登街,每天都要路过丰收路转盘。你说,只要路边站个人,虽然有可能是准备过马路的,但也可能是在等人或等车的。但是你只要过去,就可能会被拍。还有高峰期,斑马线边人流和电动车、自行车不断。只要敢走,就有可能被拍。最惨的时候,我两天被拍了三次!现在被拍的现在都不敢开车了。
陈姓司机:你说这行人也是有问题。我们车在斑马线前等着,你倒是快点过去啊?不紧不慢的,有的人甚至还边看手机边过去。也不管有多少辆车在等着。更气人的是,有时候几个人明明相差不远,但偏要一个一个地过去。后面的人倒是快点啊!这么多车等你一两个人,难道就不觉得不好意思吗?
……
老断有话说
大家各发各的牢骚。不过,老断认为,礼让斑马线,的确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。
一是在有过街天桥、地下通道的地方,已经为行人准备了专用通道,是否应取消斑马线。真正实现“各行其道”的作用?
二是是否应在人行道两侧设置特别标线(如黄线),在行人没有进入黄线之内,即不认为是行人即将通过人行道。这时候车辆通过可以不认为是没有让行?
三是在对不礼让斑马线的时候,能否不再使用拍照罚款的方式,而是改成视频的方式?因为有时候,行人站在斑马线处并不是在过马路,而可能在等车或者做别的事情?单凭冷冰冰的几张照片就对机动车进行顶格处罚,真的很多时候难以让人心服。而看一下视频,则可以清晰地明白机动车是否没有礼让。即使处罚,也更容易让人接受。
四是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斑马线处,是否可以设置错峰红绿灯?如丰收路转盘四周、万达广场西门等处。用这种方法使人流、车流各自有自己相应的通行时间和更安全的通行空间。
五是礼让行人的过程中,是否应要求自行车、电动车、三轮车等统一走正规路口,而不是直接到人行道处加塞,加大人行道通行压力?
礼让行人是必须的,对于不礼让通行的机动车,当然要予以处罚。但是,老断认为,针对礼让行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有必要进行不断地细化与完善。如果在礼让人行的管理过程中,单纯地通过拍照和罚款来粗暴打压机动车,不仅会导致“礼让行人”变成“礼让摄像头”的尴尬,而且还会导致行人、电动车主交通意识的进一步淡漠,使交通秩序更加混乱。
|
如果觉得好,就打赏吧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