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少年的你》剧情的跌宕起伏,让社会现实感极强,以人文视角关怀青年,自上映后很快就引发影视界、教育界的现象级讨论。
它讲述了一个被大部分人忽视的公共议题——校园暴力。以三个少年被推向暴力深渊,遭遇毁灭的最极端方式,将“校园暴力”这个日常遭遇忽视的话题撕开,让我们看到置身其中那些暴力、冷漠、痛苦如何蔓延,置身其中的人们如何变质。
正如曾国祥导演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:少年的成长里经历的不只有学习,也不只有对爱情的追求,他们也许有自己的苦战。
《利刃出鞘》
让推理回归古典。
缺失中心的“甜甜圈”案件,逐层抛开悬念,猜不透剧情走向,情愿沉迷其中,无暇去想。遗产公布时美队的窃笑、探员收回公布真相时奶奶的偷乐,脑海里浮现的都是高司令在奥斯卡现场的捂嘴笑。
它又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悬疑推理片,家人的关系,阶层的对立,越细想越不寒而栗。“年纪越大,越难以掩饰情感,包括悲伤” 每个人都有可能撒谎,而你也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向。
正如网友所说:《利刃出鞘》就像一篇对仗工整的华丽辞赋,台词犀利、运镜老辣,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将是后面解谜的线索。
《爱尔兰人》
一部荡气回肠、史诗级的黑帮片。
利用数字化逆龄技术,三位超过七十岁的老演员,再一次重聚在犯罪和政治阴影的故事当中。用意识流的叙事讲一个如此长时间跨度的故事,浓缩进一个人物的一生。
消失的霍法不再是谜,与之伴随的帮派斗争的上层建筑却永远成为了历史的阿茨海默,阶级友情的坚固纽带是面包与葡萄汁,而黄金利益的忠奸博弈是那么的言不由衷。
就像有些人所说:这是一部但凡懂事理,就不会不喜欢的电影。
《绿皮书》
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迈出第一步。
一场跨越美国的公路之旅,更是一场跨越种族与肤色、身份与阶层的人性之旅。肤色、阶层、性格和性取向天差地远的两个男人,因为音乐而结缘,成为一生朋友。
在所谓“高级的、尊贵的”场所受到不平等待遇,反而在“低端的、卑微的”黑人酒吧获得尊重和支持,可见有时候才华并不够,还需要勇敢,推倒心中那面墙才能开门见山。电影就像一颗绿色小石子,投入黑白分明的社会,激起轻小而美丽的涟漪。
只有正面对抗生活的恶意,才能战胜恶意。
《何以为家》
父母生而不养,孩子何以为家?
法庭上,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,原因是,他们给了他生命。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举动?父母无力抚养,赞恩作为家中的长子,弱小的肩膀承担了生活无数的重压。
当妹妹被卖给商贩为妻时,赞恩愤怒离家,之后遇到一对没有合法身份的母子,相互扶持勉强生活。然而,妹妹的离世以及重重磨难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举动——将父母状告法庭。他又该何去何从?
影片最后打出了一段字幕:愿每个孩子都被温柔以待。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心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