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来来来,快来打疫苗了,今天疫苗充足。”8月15日一大早,解放区民生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科长李冬玲就拿起小喇叭,开启“揽客”模式。
李冬玲(右)在为接种过疫苗的市民讲解注意事项 今年39岁的李冬玲,人称“小喇叭”。疫情防控期间,她负责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初筛工作。来接种疫苗者一天最多有1200人,少的也有几十人。为了把接种疫苗的相关要求、禁忌症传达到每个人,李冬玲就买来小喇叭进行宣传。每天上班期间,小喇叭几乎不间断在广播,内容有每天接种的是哪款疫苗、有哪些禁忌等。有时,李冬玲还要拿着小喇叭现场回答居民的提问。 目前,李冬玲已经用坏三四个小喇叭了。 “姐,你的脚咋了?”有一天,李冬玲正在兴致勃勃用小喇叭宣传时,同事小曹指着她的脚问。 李冬玲低头一看,自己的脚肿得像发面馒头一样。这时,她才感到有一丝疼痛。 同事赶忙将家里按摩脚的“神器”借给她用,李冬玲的脚才渐渐消肿。 脚是好了,李冬玲的颈椎又出现问题了,犯病时吐得七荤八素。为了不耽误工作,她就背着颈椎按摩器上班。 李冬玲性格开朗,只要卫生服务中心哪个岗位需要人,她二话不说就去补位,登记室、接种室、留观室等都有她的身影。“李冬玲就像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”该中心副主任王红霞说。 到哪里都能胜任的李冬玲,被同事亲切地称为“李冬能”。 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力举措,为了让社区居民尽快接种,解放区民生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启“夜场”模式,李冬玲就和同事自觉每天晚上加班。 白天干了一天工作,晚上再加班,的确很累,李冬玲就和同事在一起开开玩笑、说说俏皮话,苦中作乐。 有一次,辖区一名居民打电话说下夜班后过来接种疫苗,可到了约定时间,这名居民却没有出现,李冬玲就和3名同事在门口等。深夜里,这名居民的身影出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了解到4名医护工作者就等他一个人时,这名居民非常感动。 李冬玲天天工作起来都很快乐,也把这种快乐带给了社区居民。她快乐的秘诀是:干一行,爱一行,尽心尽责,当好防疫“守门员”。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/文 吉亚南/图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