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谢谢调解员叔叔,听了您们的讲解,道理我懂了!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,将来回报爸妈和老师......”大封司法所调处一起纠纷时,宋某的孩子哭着向调解员、老师、家长保证。 近日,村民宋某跑到大封司法所,反映其因孩子与学校之间产生纷争,寻求帮助。工作人员立即赶到学校。 经了解,宋某的孩子放学时,手中拿着一袋火腿肠和馒头,老师上前询问。由于孩子性格内向,不爱说话,没有回答,老师立即给宋某打去电话,由于双方认知不同,缺乏深入沟通,产生激烈争执。 调解员首先安抚了老师和家长情绪,让双方保持理性和冷静。接着通过给孩子讲故事、讲案例拉近距离,取得了学生的信任,不爱言谈的孩子道出了事情真相。原来,孩子看家长打工辛苦,舍不得吃中午学校发的火腿肠和馒头,挨饿想把省下的食物带给家人,孩子的一片孝心因为心理自卑和沟通问题,造成了老师和家长误会。 经过调解员情理法讲解,双方隔阂消除了,疙瘩解开了,老师和家长相互表达了歉意,学校还把午餐剩下的鸡腿也让孩子带回去,这样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。
来源:武陟政法
|